二维码生成器_“二胜”——舍利子和目犍连
来源:智慧人生 发布时间:2019-05-15 点击:
释加牟尼佛两位主要的弟子是舍利子和目犍连,称为“二胜”(舍利子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在佛教造像中,舍利子站在释迦牟尼佛的右边,目犍连站在释迦牟尼佛的左边。两人右手各执一根禅杖,左手各捧一只法钵。下面所述的是舍利子和目犍连的生活有事。
在古印度,影坚王统汉安嘎和波罗奈斯时期,安嘎地方发生了如下一件事,大德婆罗门乃林吉普与另一位婆罗门之间展开宗教论辩,乃林吉普获胜。于是,影坚王将那烂陀城送给乃林吉普作为奖赏。
乃林吉普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躯干部分颀长,因而起名叫“朵仁”(意思是“长背”生了一个女儿,眼睛像夏日卡鸟,因而起叫夏日卡。
后来,从南印度来了一位名叫嘎杰的大德婆罗门,成了乃林吉普的密友,定居在那烂陀城,与乃林吉普的女儿夏日卡结婚,并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有两个名字,由父名一部分而来聂杰,由母名而来的“舍利子”,(些处为藏语译音——译者)意思是“夏日卡的儿子”。
舍利子长大之后,学习刻苦,学识长进,甚至超过了父亲嘎杰。其时,嘎杰父亲在指导五百多学生学习吠陀经典。他将学生全部移交到自己儿子的门受业。舍利讲述了很多精辟的语法学方面的问题,这些超凡的才能确实证实他是一个当无愧的导师。
在薪他巾地方有一巨富的婆罗门大师,名叫珠增,是国王的国师。珠增国师的妻子叫目犍。起先这对夫妇没有孩子,为此他们非常的痛苦。夫妇二人给神灵供奉了很多供品,而且大放布施。由于心诚,目犍在很短的时间内怀孕了,快得好像孩子直接放在她怀中一亲。因而,这孩子起外叫“邦乃吉”(意思是“从怀中出生”)。另有一个名字叫目犍连(目犍普),意思是“目犍的儿子”。他也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后来也是一位导师。
舍利子和目犍连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高深的智慧,精通十八种学问,有很多的弟子。这些弟子碰到一起时部要谈到他们的老师和老师所诮用的教授方法。两位大师的弟子也互相谈论各自导师的情况。这样,舍利子和目犍连也都想见上对方一面。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双方父亲的允许,当时舍利子和目犍迦就没能见面。此后,在由影坚王的儿子,玛杰札王子出席的盛大国宴上,珠增心想:“在影坚王死后,王子玛杰扎继位为王。假如我死了之后,我儿子能继承我的职位,成为国国王的的国师,正是我所希望的事。要是那样,从现在开始就要博得王子的喜爱,才是明知之举。”于是珠增就写信邀请儿子目犍连前来赴宴。
婆罗门嘎杰也派自己的儿子舍利子前来赴宴。在宴会上,大部分的来宾载歌载舞、欢乐异常,只有舍利子和目犍连相当地沉静稳重。有人注意到了他俩的特殊举动,以为这两人不是完全的愚人,就是绝顶的聪明人。就在那时,舍利子和目犍连用充满哲理深义的语言谈论起世间琐碎杂事的空无本性来。经过这番谈话,俩人都知道了对方的才能。交谈中,舍利子向目犍连提议他们最好出家成为先僧人。目犍连赞同舍利子的提议,愿意出家为僧,但目犍连说他首先要征得父母的同意。目犍连请求父母应允此事,但请求了三次都拒绝了。父母告诉他住在家中也可以修行,苦行僧的艰难困苦是很难忍受的。目犍边威胁父母说,如果父母再不允许他出家为僧,他就业绝食而亡。此后,目犍边果然六天没有吃东西。目犍连的手下人及亲戚对他的父母说,出家为僧总比饿死要强。最后,父母同意目犍连出家。得到父母的应允之后,目犍连来找好友舍利子,问舍利子他的父母的否同间他出家为僧?舍利子回答,此事非常容易。说完后立即去问他的父母,父母应允舍利子出家。
于是,这两位出生于最高婆罗门种族的子弟决定出家为僧。但他们认为,如不对佛教作一些深入的了解,仓促出家是不对的。所以,他们二人先求“外道六师”,一位导师一位导师地请教其教义深义,请教进入真教籍所得到的益处;教学的方法;奉行教法的方式;遵守的戒律等等。在见到外道六师的第六师删阇夜毗罗胝子之前,二人一直未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他们看见删阇夜毗罗胝子正在静修,在上道师静完后,二人又将以上问题再次请教。删阇夜毗罗胝子圆满地解答了上述问题,使舍利子和目犍连的声名了避孕药所闻,故对二人也十分敬重,并将自己的五百多名弟子委托在二人名下。
一天,删阇夜毗罗胝子导师染病在床。拥有智慧第一的舍利子照看他,目犍连出外寻药。寻师忽然自己笑了起来。舍利子忙问其故,删阇夜毗罗胝子导师回答说:“辛卡拉的国王色达近期已经亡去,皇后悲伤之极故投火自焚。这种依恋非但没有带来预期的欢乐,反而造成了痛苦。为师正是为些而发笑。”
舍利子对导师所说之事作了笔录。后来,从辛卡拉地方来了施行者,舍利子就以笔记所记辛卡拉王崩,王后投火之事对证,结果确实如此。
舍利子对导师说:“导师,您已经获得了成就(教法精髓),是否能将此传与我等众徒呢?”
导师回答:“我之所以要出家为僧,目的就是要找到教法的精髓,但我一直没能找到。占卜者已经预言,如果有出生在迦毗罗卫城附近的释迦氏族的人出家为僧,那么他将获得教法之精髓。如你等二人去扶持他的教法,那将功德无量,你们也能找到‘精髓’之所在。”
恰巧,目犍连回来听见了这番谈话,他想:“舍利子到底比我聪明,先知道了教法精髓,看他是否告诉我。”他决定控个究竟,就与舍利子订了一个协定,以后无论是谁得到了教法精髓,都要毫无保留地传给对方。在删阇夜毗罗胝子死后不久,其时释迦牟尼佛正住在“竹林园”(为王舍城的一处丛林)。他知道该到收服舍利子和目犍连皈依作弟子的时候了,就派了一位弟子前去迎接。承担此重任的弟子是马胜比丘(阿说示)。马胜比丘按照释迦牟尼佛的指引,从深度的静修中解脱出来,穿上袈裟,揣上化缘饭钵,在王舍城中沿街收取施舍。恰好利子也在城中化缘,巧遇马胜比丘。他被对方的气质所动,暗自思忖:“以前我从没有见过如此装束的人。这人既不是婆罗门,也不是一般的僧人!”
舍利子心中充满了崇敬。他想问一问此人的导师是谁,谁导引他走向皈依之道,他所学的教义是什么内容。于是,舍利子走上前去,就在他俩碰面的一霎那,俩人为对方友好的口气所动。停了片刻,俩人训硌自感兴趣的话题交谈了起来。是后,舍利子问马胜比丘的导师是谁,马胜比丘信仰的教义系统,以及由谁导引马胜比丘皈依。
马胜比丘答道:“我的导师是释迦王子,他已经修完了所有的苦行;弃除了两种形式的不洁;清楚地理解了所有知识最深邃隐密的内容;以大慈大悲之心救助众生有情脱离轮回之苦;我皈依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出家成了僧人”。“那么,释迦牟尼佛说了些什么,他持什么观点?”舍利子问。
马胜比丘回答道:“我也是新近皈依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还不能对这些问题有深往返阐释。我的导师释迦牟尼佛说,生活在此世间的众生,不断地受到业力和痛苦的折磨,在轮回之中沉浮。”
此后,马胜比丘又向舍利子进一步解释了释迦牟尼如何教导他们从生老病死的苦难中得到解脱。这些道理是佛陀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总结出来的。
舍利子此时已对“四圣谛”有了透彻的了解,心中生出无限的信仰。内心生出在轮回之中寻找“解脱”之心。
“如此的教法足以让所有众生皈依!”舍利子欢乐地赞颂道。他问马胜比丘释迦牟尼现在住在什么地方。马胜比丘告诉他释迦牟尼和仓的僧众住在王舍城的竹林园。
舍利子说:“我现在就要去到我的朋友和学生那里去,然后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拜他为师。”说完后,他以头触了触马胜比丘的脚,围绕马胜比丘转了三趟,满怀敬意地与之告别,去找目犍连。
目犍连一看见舍利子,就大声喊了起来:“舍利子,你怎么精神焕发,气色如此之好,满脸容光,是不是找到了‘教法的精髓’啊?”
舍利子回答:“是啊!我已经找到了精髓,要与你分享,你可要好好注意听啊!”
目犍连从座骑上坐起来,把僧袍上衣披到了肩上,弯下了右膝,对舍利子双手合掌,祈求舍利子给他讲述。舍利子则把他从马胜比丘处听到的话向目犍连讲述了一遍。舍利子讲完之后,目犍连要求他再讲一遍。讲完之后,目犍连已心生信仰,对世俗生活亦生厌离之心。
由于获得了新的知识,舍利子和目犍连经常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一天,他们老天爷决定到释迦牟尼居处拜师习法,经过一番筹划,二人觉得凭他们自己的名望,有责任把自己的弟子随从一同带去。于是,二人问众弟子:“如果我们去作了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你们将要干什么呢?”
众弟子回答:“我等与师傅同心协力,师傅做什么,我们就怎么做,跟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为僧。”
这样,舍利子和目犍连带领众弟子前冬天释迦牟尼佛居处。其时,有一位专与释迦牟尼佛作对的魔得知安嘎和波罗奈斯有两位贤者前业。他想,如果舍利子和目犍连及其众徒皈依释迦牟尼教法,并拜释迦牟尼为师,以后将是老魔我的大患。为了阻止舍利子等前来,魔变成了释迦牟尼的弟子马胜比丘出现在舍利子各目犍连之前,挡住众人去路说:“先前,我给你们指示了一条邪妄之路,目的是考察你们的心智水平。那种邪妄之路是毫无意义的,它对所有正确的或错误的业力的因果的解释毫无真理可言。因而,你们可能要沉溺于由五种感官而来的‘五欲乐’(指导色、声、香、味、触)之中,没有生、老、病死。这位释迦家族的小子所讲的这些都是为了他个的利益。你们别犯傻,去信仰这毫无价值的教义。”
然而,舍利子和目犍连已经秆穿了这马胜比丘乃妖魔的变化身。他们回过头来招呼道:“我等众人,必须牢记此生的烦恼,只有出家为僧,才有可能摆脱生老病死等无体无止的苦难。因而,我们要掌握所有的知识,才能摆脱无止境的苦难,没人能够动摇我们出离之心。我们要坚定出郭心,无论任何时候也不为世俗物欲所动。那些披着狮子皮,却操狐狸腔的骗子,不能改变我们的初衷。”他们的这一番话受到了善神的赞扬。“说得好!要想成为僧人,心中必须将圣者熟记于心,这是最好的善业。遵循释迦牟尼的教法,可以摆脱所有的痛苦和烦恼。此成佛之道是由如来所开创。奉行此乘会受到众佛的赞扬。”
此后,化作马胜比丘的魔非常的惊慌,逃之夭夭了。
舍利子和目犍连再一次回过头来对众徒说:“我们为了渡过这轮回世间的苦海,希望皈依于释迦牟尼佛。如果你们蹭有人不愿前去,现在就可以回去了。”
众徒异口同声地回答:“我等智力平平无法断决,还要倚仗二位大师。你们皈依那位上师的教法,我们也就皈依那位上量贩教法。”
在舍利子等进入主舍城时,魔又以魔法在王舍封存外挖了一道深而险的沟壑,想设置障碍来阻挡舍利子等人入城。然而,由于释迦牟尼合掌祈祷,舍利子等平安地直入了王舍城。
魔又以魔法变出了一座高山,山上有凶猛的狮子挡道,佛陀又使高山隐去使咆哮的狮子安静了下来,舍利子和目犍连及其众徒安全地抵达了竹林园。
舍利子和目犍连到达之时,释迦牟尼佛正在法座上给由人和神灵组成的子弟讲经。他对弟子们说:“看看远方来的这二位善德之士,众徒的导师,他们前来皈依于我,其中一位将是我子弟中智慧最高之徒,另一位将会拥有最大的神变法力。”如此预言之后,释迦牟尼佛的比丘也讲了些赞颂之语。他们都从法座上起来去迎接舍利子和目犍连。进来后,舍利子和目犍连先走向马胜比丘,向他表示了崇高的敬意,感谢马胜比丘给他们最初的教法启迪。然后在释迦牟尼佛面前鞠躬致敬,说:“我们要尊奉您的教法,出嗳成为僧人,祈求您能让我们成为比丘,满足我们的宿愿。”佛陀问他们二人:“诸位高贵的客人,你们叫什么名字?”舍利子和目犍连报上了自己的名字,并补充说:他们已经得到父母应允,希望成为一名僧人。
二人说完之后,佛陀说:“请这边来!”话音未落,舍利子和目犍连已经成为两位比丘。最后,他们二人也修成了阿罗汉,成为佛陀弟子中的“二胜”。“二胜”来到地狱,后又到阿鼻地狱(八热地狱之一,在炽热的铁房子蹭,阎罗鬼卒将无数地众生投置于堆积如山的炽热铁炭中,烈火与身体遂成一体,并使众生受到炽热铁水灌入口中的无限痛苦)。见此情景,舍利子对目犍连说:“想三想在地狱中受煎熬的人生吧!”目犍连听了舍利子的话,静默冥想,施用他的神变法力下了三场雨,以缓解热地狱中爱煎熬的众生的痛苦。
舍利子也观修胜解三魔地,带来了一些凉爽,缓解在阿鼻地狱中受苦的众生。此后,目犍连呼喊谁是释迦牟尼佛的从弟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业到目犍连面前,目犍连问他:“你在地狱在所受的痛苦其他众生所受之苦有什么不同?”提婆达多回答说他已受到了阿鼻地狱的所有痛苦,还列举了很多他所受到的额外的痛苦。“二胜”告诉提婆达多说:“这就是你过去反对释迦牟尼佛及其弟子所造恶业的报应。”
“二胜”又列举了所有的恶业,向提婆达多解释了因缘必果的业报,还告诉他,根据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的预言,提婆达多日后将成为独觉佛。告别提婆达多之后,舍利子和目犍连又来到果卡利嘎等居住的地狱。果卡利嘎有一条很大的舌头,舌面上有一百只犁铧在耕种。梵天对果卡利嘎说:“舍利子和目犍连都是杰出的圣者,你可要好生对待他们。”但当果卡利嘎看见“二胜”时,他嚷了起业;“看谁来了!两位罪孽深重的人!”
当果卡利嘎刚刚说完如上的话,他的舌头就比先前更大了,舌面上又多了九百只铧。“二胜”也不能以任何方式减免他的痛苦。“二胜”继续前行来到护光富兰那之前。富兰那以头触“二胜”脚面之礼欢迎二位尊者,说:“二位圣者,因为我曾讲述过虚假的教法,使众人误入迷途,现在受了报应。在我的舌面上有五百只犁铧在犁舌,我的信徒为我供奉佛塔作为供品,这只能增加我在这里所受的痛甘。因而,我祈求‘二胜’转告我的信徒不要再奉献供品了。”“二胜”答应转告。告别护光富兰那后,“二胜”就走上了往王舍城的回返之路,在路上看见了几个外道徒。他们头上皆有饰物,称“具顶饰者”,手里都拿着棍子。这些人想和二位僧人挑起一场争斗他们走过来,挡住了“二胜”的去路,提出了一些疑难问题请“二胜”回答。舍利子对答如流,他们没有找到吵架的理由。但由目犍连告诉他们其导师护光富兰那还在地狱中受苦的消息时,他们都惊厅地叫了起来:“这个愚蠢的秃驴在辱骂我等的导师!”
说完,外道徒就突然袭击目犍连,将目犍迦的肢体打出了血,然后扬长而去。舍利子看见目犍连被突袭,就赶快把他拉了起来,你个孩子照顾大人一样,撕开自己的上衣把目犍连的伤口包扎起来,然后赶到了僧人的住地。当众僧人看见受伤的目犍连时,都惊讶地问道:“目犍连这是怎么了,佛陀不是早就预言他有最大的神通神变法力吗?”
目犍连回答:“由于业力所致,伤害别人神变力的意识一直没有进入我的头脑。”
后来,阿阇世王听到了目犍连被打的消息非常生气。他想要惩罚这些外道徒,但他们已逃逸无踪。国王和臣民为此深为忧伤,派了很多的医生,限定这些医生要么在七天之内治好目犍连的病,要么革除医籍、特权,没收财富。因为这此医生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医好目犍连,别无他法,他们就来祈求目犍连。七天之后目犍连居然真的起业了,而且走出门去化缘。国王及其臣民都非常高兴。
舍利子知道目犍连希望离开这个世界,因为他们曾长时间友好相伴,舍利子就想先朋友而死去。此时,释迦牟尼佛也希望圆寂。当舍利子及众徒知道这一消息时,都祈请释迦牟尼佛留在世间救护众生友情,但佛陀没有应允。
舍利子说:“我不忍心眼看释迦牟尼佛逝去,我希望先死。”在第三次请求时,佛陀应允了舍利子的要求。于是,舍利子广为祈祷,唱起对佛陀的赞语。对佛陀行生平最后的跪拜礼和绕转佛身礼,然后,由新出家的僧人琼戴陪同到他的出生地那兰札城。尔后,琼戴根据释迦牟尼的指示,把舍利子即将离开人世间的消息传播开来。当国王玛杰扎和他的臣民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充满了悲伤,他们来到那兰札城,祈求舍利子不要匆匆离去。舍利子告诉他说:“不要为我悲伤!世间的一切原本无常,变化无端。你们所作的善业可以使你们在下世托后为如今天这个样子的人形。你们与释迦牟尼佛同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得以聆听他宣讲深奥的教法,这样的机遇并不很容易到的,只要你们孜孜不倦地努力,总可以达到各自的目的。”
舍利子又根据他们个人的不同情况为他们宣讲佛法。在其中的一部分听经者中播下了善业的种子,其他的人则获得者了阿罗汉位。就在当天晚上,舍利子入定极深,与八千阿罗汉一道坐化了。
帝释天和很多的神灵都来到舍利子生前的地方,带了很多的供品,流下了悲痛的眼泪,回忆起舍利子生前的全部善行。从那烂陀城及其周围地区也来了很多的信徒哀掉舍利子之死,并奉献大供品。其时,帝释天请求工巧天毗首羯摩制作一个饰有珍宝的灵车来运载舍利子的尸体;此外,帝释天还要求夜叉从海岸边取回放旃檀木来焚化尸体。如此,以吉祥之兆,崇敬之心炎化了舍利子的尸体。火化之后,舍利子的北子收取了骨灰(舍利)、法钵、僧衣等遗物,通过阿难陀之手交给了释迦牟尼佛。
贡美赛巾,是舍利子家族中人。他知道了舍利子火化的消息后,请求阿陀转告佛陀,给他一引起舍利子的骨舍利作为祈祷、崇拜的法物。释迦牟尼佛答应了贡美赛巾的要求,给了他骨舍利。贡美赛巾将舍利带回家中,作为神圣法物供奉。波斯匿王、国后、还有很多的信徒也经常到贡美赛巾家去崇拜骨舍利。有一天,贡美赛巾因一些琐事出去了一会儿临走锁住前门。众生不满地说:“由于贡美赛巾魔障所遮,不让我们去崇拜舍利子大师的舍利而获得善业。”
听到了上述议论,贡美赛巾去找释迦牟尼佛,叙述了事情的经过。他说:“如果您同意我的请求,我将在野外空旷之处建一座佛塔,这样任何人都可以前来崇拜舍利子。”
释迦牟尼佛同意贡美赛巾修建佛塔,并规定了佛塔的确切尺寸有建筑格式。后业,贡美赛巾得到佛陀的应允为佛塔落成举行庆祝仪仗式。波斯匿王及其臣民都参加这这个仪式,而且佛陀也允许这此人建造佛塔。于是,善业的种子播撒到很多人的心田之中。
因为舍利子没能亲眼看见其师释迦牟尼和好友目犍连的圆寂(目犍连是在受外道徒突然殴打后,不久顽死去的),他先于师长和好友离开这个世界。舍利子的死再一次说明书世间万物的无常;他的三生也向众生表明必须敬重上师;珍惜指导自己走上善业之路的朋友的友谊;舍利子之死表明了必须相信业力。
就在舍利子死去的当城晚上,目犍连也业到了他的出生地薪他巾,在那儿与七万七千名比丘一起逝去。无数的神人和佛徒哀掉他的逝去,并念诵祈语,奉献供品。
本文地址:“二胜”——舍利子和目犍连
推荐访问:推荐文章
- 短期出家|“短期出家” 马来西亚戒子法喜充满体验5天出家生活
- 【杭州灵隐寺门票多少钱】杭州灵隐寺特设云林茶会 各地讲经法师品茶参禅
- 场面宏大震撼的纯音乐|场面宏大!老挝迎来重要佛教节日“迎水节”
- 藏佛教和汉佛教的区别|佛教常识:佛教的特色与教育
- 南华禅寺在哪里|南华禅寺第六届“禅悦行”之行脚篇:循迹六祖避难之路 朝拜心中圣地
- 2月6日元汇率_2月6日元宵节惠山寺点灯法会义工纪实
- 普陀山南海观音开光视频|第九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之“佛顶顶佛”法会 体验心灵日出
- [中央五台节目表]五台朝圣——记河北普光寺惟俊法师的菩提之旅
- 法鼓山_法鼓长青班开班 银族健康快乐学园
- 庙会是什么意思|欢乐庙会,幸福春节 西安大唐西市文化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