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思】最新文章
-
【上师瑜伽修法仪轨视频】马头明王上师瑜伽仪轨及导修
日期:2012 05 08 05:58:26 本网 编辑部 马头明王上师瑜伽仪轨及导修马头明王上师瑜伽仪轨章嘉若贝多杰 造 昂旺逹吉 敬译 先修皈依发心 自身头顶莲月上 普摄诸佛胜本师 马头明王身红色 右绿左白中面红三目圆睁切齿状 红黄鬚眉
-
圆通速递|圆满次第 证悟空性之方便 气脉明点
圆满次第 证悟空性之方便一、宣讲圆满次第之必要从表面上看,密法,尤其是内密修法的很多名词似乎显得很神秘、很玄奥。很多人也想对密法一探究竟,却不知从何入手。儘管从大多数人的根基和条件看来,我们暂时还没有必要了解有相圆满次第的具体修法。因为有相
-
因明学入门_因明学 藏族因明学概说
藏族因明学概说曲甘·完玛多杰藏族因明学内容丰富,本文根据藏文原着,对此作一介绍。在因明学方面,分外明和内明两种。学习因明的目的,精神启发心智,遇事当机立断,反映敏捷,学习典籍能很快掌握;研习物质与内心之规律,不人云亦云,力排非
-
中阴界_中阴的诀窍 法性中阴的诀窍
前面提到,在临终中阴的光明中,又有意识或念头出现,开始时还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经死亡,后来因为发现天空中没有太阳和月亮,脚踩在泥地上不见脚印,照镜时不见身影,才晓得自己已经去世。中阴时的天空,是像秋天淩晨的天空,只微微地透出一点光,中阴身的世界
-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显密圆融 见行并重 试论藏传佛教特色之一
显密圆融 见行并重 试论藏传佛教特色之一石世梁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共分三个支系;南传佛教、北传佛教的汉语系佛教和藏传佛教。这三支佛教源流渊浩,各自拥有大量信徒,影响遍及亚、欧、美、大洋等洲。南传佛教属小乘佛教,汉语系佛教和藏传佛教同属大
-
[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中论 中观又分所诠义与能诠句
日期:2012 05 05 23:32:18 本网 编辑部 报导中观又分所诠义中观与能诠句中观两种:一.所诠义中观:即中观之实相深义。诸法的究竟本体不偏任何边际,远离四边八戏,即是了义大空性的法界本性。如《三摩地王经》云:谓有或无即二边,净
-
刘慈心|慈心忿目 马头明王法门之修持导引
日期:2012 05 08 07:36:52 本网 编辑部 报导慈心忿目祈竹仁宝哲致读者这本有关密相马头明王法门之修持导引,本为衲在各地讲解此法门时的即场口述内容,后经由大藏寺基金会依录音带翻译、合并、编辑、校对及附上图片等,成为了本书,以
-
[师祈请颂]师祈请文及玛哈嘎拉供养解说
大祈愿法会法王课程第二天下午,法王为僧众讲课同时,国师嘉察仁波切也在下午临时加课,为中、西方弟子传授供养噶举护法大黑天玛哈嘎拉的秘诀,解释在末法时代祈请时更具利益的莲花生大士,及〈莲师七句供养文〉的含意;接着口传七句祈请文的长版:〈十方四时
-
【大乘起信论原文】大乘起信论新释(四)
日本汤次了荣着:大乘起信论新释(四)【要义】先标明一切邪执皆由我见而起。此我见有人我见、法我见二种。此二种并非通常所言外道凡夫的人我或法我,乃言执真如之法者。其中所谓人我见者,乃言我执不断的初学大乘之徒所起的妄执。所谓法我见者,乃言不断法执
-
六臂玛哈嘎拉心咒_黑六臂玛哈嘎拉 与 咒语
黑六臂玛哈嘎拉,正名「净诸障难依怙主」,乃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之化身。因菩萨思惟众生难度之因,皆由魔障所缠扰,于是化现玛哈嘎拉伏魔本尊,内怀大悲,外显威猛。黑六臂玛哈嘎拉,正名「净诸障难依怙主」,乃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之化身。因菩萨思惟众生难度
-
【受菩萨戒的条件】受菩萨戒和密乘戒 时时观察随犯随忏
受菩萨戒和密乘戒,时时观察随犯随忏西藏根桑泽程仁波切着 法尊法师译汉文贪、嗔、癡三,为意恶,示不开许。盖善恶以心为根本,故意业无方便也。一切黑业当从心忏,非忏不得清净。如礼佛、供佛、布施等,须看发心真实,能回向菩提正果方是。倘今日心不清净,
-
普贤十大愿_普贤圣者贤行愿王释义
普贤圣者贤行愿王释义章嘉游戏金刚造藏文汉译汤芗铭译贤行愿王所有十方世界中 游于三世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 遍礼一切悉无余以彼贤行为愿力 一切如来意现前一身复现剎尘身 一一遍礼剎尘佛于一尘中尘数佛 各住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亦复然 我信诸佛皆充满诸
-
佛教电影|佛教的救世精神 观世音菩萨
佛教的救世精神──观世音菩萨圣严师父着果茂 整理前言观世音菩萨的出典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观世音菩萨的示现观世音菩萨的形像观世音菩萨的法门「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般若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法门「法华经」普门品的持名法门「大悲心陀罗尼经」的「大悲咒」修
-
大乘起信论原文|大乘起信论新释(一)
日本汤次了荣着:大乘起信论新释(一)日本汤次了荣着中国丰子恺译华藏法施会重刊补志译者小序凡例第一章序论第二章题号第三章归敬颂(序分)第四章五分(正宗分)第五章因缘分(正宗分)第六章立义分(正宗分)第七章解释分(正宗分)(一、真如和生灭)第七
-
[观音发愿文]礼观音文
礼观音文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归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得二随顺、四不思议、十四无畏、十九说法、七难二求、三十二应,无量功德。兴大威力,发大誓愿,同流九界,六道四生,生死趣中,兴百千万亿无量恒河沙劫数善行方
-
【《地藏经》诵读完整版】《地藏经》的重要内容
第二部分 《地藏经》的重要内容第二部分就想谈一下《地藏经》的重要内容。经题先简单介绍一下《地藏菩萨本愿经》经题的大概意思。“地藏”这两个字,上面我们已简略地谈过,“地”,就是大地。大地能够生长
-
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仪轨_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讲记 中章
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讲记 中章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造颂堪布索达吉 译颂益西彭措堪布 讲解仪轨中首先是内依止力,也即是仪轨的加行,有顶礼(从属于皈依)、皈依与发心这三个部分。「南无」:意即顶礼,此处即顶礼上师金刚萨埵佛尊。从今乃至菩提果如海诸
-
【王加行】六加行教授(11之7)第五加行 七支供养之五
六加行教授(11之7):第五加行--七支供养之五(上图为佛陀说法开示图) 第五就是「请转法轮」,请看文:第五支请转法轮十方所有世间灯,现证菩提得无滞,我今劝请诸世尊,旋转无上妙法轮。这个部份如果自己自生本尊也好,如果没有自生本尊就观想自己是
-
[地藏经读诵完整版]地藏经 向地藏菩萨学习什么?
第五部分 向地藏菩萨学习什么?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就是我们究竟能向地藏菩萨学习些什么? 首先地藏菩萨说不可做的事,我们坚决不做。菩萨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观众生业缘品》中说,造五种恶业者,堕无间地狱,此五种罪我们绝对不能造,这五种罪业是:一
-
[中道集团]入中道-谈入中论 五
入中道-谈入中论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我们主要的目的是要建立起一个见地。当我们叫空或者是空性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要谈现象的实像是什么。所以,如果我们这样讲,一切现象的本质是中观,当然这句话语意上并没有错,但是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当我们说无分别的时
-
曼茶罗是什么意思|曼茶罗修法 积累资粮之殊胜方便 - 不空成就佛
慧灯之光之二 曼茶罗修法-- 积累资粮之殊胜方便 慈诚罗珠堪布西方一堆观为无量光佛,由莲花部尊众围绕;北方一堆观为不空成就佛,由事业部尊众围绕。也可以像观想皈依境一样,将中央一堆观为与根本上师无二无别的莲花生大士以及传承上师;前面一堆观为释
-
[中道集团]入中道-谈入中论 六
入中道-谈入中论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第六章第六品,第124个记诵,“是故离蕴无异我”。空性这个字,当然大家很熟悉了,我们刚才念的《心经》和《金刚经》裏面经常提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性是大家
-
【菩提道次第摄受加持颂】菩提道次第摄颂(第1讲)
讲述: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中译:如性法师 (一)2012年4月22日 (上午)大悲精舍噶当派的大成就者──种敦巴尊者曾经提到:稀有言教及三藏,三士教授所庄严,噶当珍宝金念珠,任谁拨动皆获益。这个偈颂当中的第一句话,「稀有言教及三藏」,世尊为
-
王加行|六加行(一)
喇大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教授 内容翻译:胜义老师在「六加行」当中修持可分为两个部份:一个是「座」,另一个是「座间」,一个是指上座修法的时候,一个是指下座休息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上座和下座休息这两者的分别呢?这是指一天当中如何以身、语、意三
-
[王加行]六加行教授(11之9)第六加行 略修道次第
六加行教授(11之9) 第六加行--略修道次第 (2011年教授版)(上图为佛陀圣像)略修道次第一切功德之基具恩主,如理依止乃是道根本,善了知已自当多策励,以大恭敬依止求加持。侥倖一次得此有暇身,当知最极难得具大义,遍诸昼夜相续恆无间,生起